首页 >
内容详细
【人物特辑】佳格数据张弓:从NASA走出的“理性疯子”,他志在耕耘天地间
打印 分享 来源:  | 日期: 2016年05月04日
张弓,佳格数据创始人兼CEO。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科学家。
感谢Xtecher为北大孵化器人物特辑执笔报道
Xtecher微信公众号ID:Xtecher
本文作者:张凌云
疯狂的孤独
张弓是个“疯子”。 
初中考试基本都第一,老师评语却是:该生思想有问题。 
他总惹出事端,常撺掇一帮同学和老师对着干,给老师制造点小麻烦。他还不忘“嘚瑟”:“我没有很夸张,我从小就爱看书,那些事情书上都写过……我可没干过什么历史上没人干过的事啊!” 
他的“疯狂”举动并未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减: 
他大三时,校区搬迁,偏偏张弓所在的院系被留在了个“环校皆山野、除了自习和恋爱就无事可干”的分校区,学生意见纷纷,群情激奋,张弓不知从哪弄来个一人高的音箱,放在宿舍阳台上,插上电源,放起国际歌——正值校长过来安抚同学,刚进校门就听到了。他被逮了出来,“严重警告”。 
他一时兴起,独自穿越雪山,没有任何准备。雪山地面有缝隙,上面覆盖一层雪,人看不到缝隙,没经验的人很容易掉下去。雪特别厚,膝盖以下全部浸在了刺骨的冰水中。每走一步,都要将腿完全拔出来,再踏下一步。他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光凭着看前面别人留下的脚印,一步一步走出了雪山。 
他只身一人在美国的大山里住了好几天;和一位师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开车横穿美国,一路未住酒店;一个人背着十几瓶水在六月份40℃的高温下爬吐鲁番的火焰山…… 
“一般人都不敢跟我出去玩,他们都觉得我太crazy了。”张弓顿了顿,“当时认为,我只要靠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做下去就行了,多简单。” 
北大硕士毕业后,他骑车去西藏。 
路上不断有人放弃。第一天骑行结束,和他一起出发的同伴就对他说“家里临时有事,先回去了”,张弓当时就傻了眼。转念一想:“精神能战胜一切。信念能战胜一切。”他没有回去,他前进。路上生病了,继续前进。他心里不停地默念:坚持,坚持,必须坚持。 
突然,一个感觉浮上来,特别闷热,他的眼帘慢慢地、不受控制地垂了下来。 
回想当时,张弓语速都放慢了:“感到人生的无力感,没有任何办法,没有感觉到任何疼痛,这个世界就慢慢地向你关闭了,跟你永别了。” 
张弓第一次知道死是什么感觉——他休克了。 
“我*,什么人的精神力量能战胜所有的事情——都是扯淡!” 
这是张弓的转折点。 
濒临死亡的感受会让有的人觉得特别刺激上瘾,但对于张弓而言,这是他独自疯狂的终点。死亡感,让他第一次感知到“边界”,他明白他内心深处相信着的东西,正在发生改变:他需要正视、统筹周围的各种情况,才能做出最合理的安排。
疯狂的群欢
张弓出生成长在一个容易疯狂的年代。 
80年代,社会为人们打开了一个窗口,固有的体制和规范轰然倒塌。从束缚中解脱出来的人们开始了各式各样思想浪潮的集体狂欢:他们被一切新鲜事物吸引,满载理想,怀揣激情,遵循鼓噪而自由的内心。 
小学时,坐在电视前,他看着广告里的航天飞机,对上天入地的一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科去了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硕士去北京大学读地理,学习“怎么用卫星数据来分析地面状态”;后来又去美国犹他州立大学读生态学博士,通过卫星来监测地表植物的生命状态。 
他在第一年疯狂地修完了博士的大部分课程,继而顺利地申请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实习机会。 
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处在美国硅谷正中心,东边是LinkedIn,再过去就是Google和Facebook,南边是Apple。这里大概聚集了世界上最疯狂的一群人吧,无数个改变世界的想法每分每秒在他们的脑海中诞生。 
当时,NASA很多科学家纷纷辞职。 
张弓有的同事去了Google,参与了Google Maps的开发;有的同事则自己开公司,如今纷纷成为了现在硅谷几家卫星大企业的CEO。 
张弓意识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群体狂欢,这是一场必不可挡的革命。 
2013年10月底,硅谷一家创业企业“气候公司”(Climate Corporation)被世界最大的农业公司孟山都以11亿美元的高价收购。
“他们团队仅40来人啊!”这件事让张弓备受震动。在他看来,气候公司的技术水平比NASA差不多,但是气候公司将太空科技推向了商业应用。 
商业引领技术,将在你可能都想象不到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 
为了更快更好地处理卫星大数据,进行图像的高性能计算,NASA研究了三四十年,动用大型计算机,甚至为之开发出了专门的算法、工具及语言。然而近几年来,互联网公司运用计算机图形学等最新的方式来处理,并联小型的计算机就能简单地做到这一点,甚至比NASA做得更好。 
这是一种头顶炸响惊雷的感觉:“天呐,人家才做四五年就做得跟我们差不多,而且是用更廉价更方便的方式来实现的!” 
创业——这个想法,在张弓脑海中蠢蠢欲动。 
“想了半年。主要在想一个现在看来很傻的问题:如果创业失败了,我还能不能回去?” 
张弓当时30岁,已经结婚成家。一旦创业,妻子必然要负起养家的重担,对此,张弓很愧疚,也很犹豫。他拉着一位商业圈子里的大忙人朋友Frank整整聊了两个上午,不停地问人家:我还能不能回去? 
Frank说:“你再也回不去了,你再也回不去做技术的那个状态。” 
张弓一听,吓到了。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回不回得去,而是他真的做好了身份转变的准备吗? 
Frank开解道:“创业这件事本身可以论成败,但是对于你个人来说,是没有失败这一说的。” 
这次谈话让张弓豁然开朗。 
何不再疯狂一把? 
他辞去了在NASA令人羡慕的工作,找到了合伙人王蕴刚,组建团队,他疯狂地去找创业相关资料,学习创业课程,找创业前辈进行讨论,做好一切能做好的准备。 
2014年初,佳格公司在美国硅谷成立了。2015年10月,佳格公司迁回北京,获得了经纬资本领投的千万元天使投资。
疯狂的宏愿
张弓想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 
“我们要促进中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貌似又是一句疯狂之语。但听完张弓的解释后,便会发现这并不是一句大话。 
回国的头两个月,张弓没干别的,不是在田地里,就是在去田地的路上:他和王蕴刚从东北走到江南,去了十多个省,基本上几天就换个省,考察了不计其数的村庄,掌握了中国农业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张弓发现,农民靠农业本身不能致富了。 
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青壮年都出去务工。在农村,55岁以下、在家手工种地的人基本没有。为了自家几亩地雇人干活,就要花150元一天,还要一年打四次农药,一亩地一次打药成本几十元,而一亩地粮食一年就卖一千多钱——基本没什么可挣的了,很多土地干脆撂荒闲置。
怎么办?
这些碎片的土地需要集约起来,交给种粮大户(专业农民)来种,进行农业规模化经营,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利益。 
如何实现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效益呢? 
面对这个乡土气息如此浓厚的问题,佳格给出了一个充满科幻感的回答——以卫星和无人机等空间监测信息为基础,运用深度学习算法,将环境大数据可视化,对农产品各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测、预测、评估和指导,从而实现商业决策的智能化。 
看不懂?通俗来说,就是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充满了不可控性。 
一万年前,农业在中亚地区最早发源。直到17世纪,一直都处在“小农经济”时代:粮食产得多就多吃,产得少就饿着点。 
西方人发现新大陆后,一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土地,另一方面引入了美洲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逐渐形成了少数人种植作物,供给给其他工作领域的人吃,粮食成为了商品,进入了“商品农业”的时代。 
供需关系是商品经济的核心问题。农业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人口不会突然骤增,但是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产品供给波动性非常大,给规模化经济造成很大问题。 
有意思的是,在小农经济时代希望粮食丰收,但在商品农业时代,作为一种商品,最担心的就是生产过多。供给一多,价格就低了。如果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导致不能完成明年生产资料的准备,生产资本的投入,农民就破产了。19世纪美国的好几次经济危机的发端就是这个原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金融发挥了作用。19世纪末,世界上第一种农业金融衍生工具——农业期货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出现了。将农产品以低于现货的固定价格卖出去,农民便将过多生产的波动风险转嫁给了期货商。这是非常伟大的发明,通过金融指导农业生产。 
由此,可以看出,要形成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效益,源头就在于使供给更加可控。 
但金融手段只是一种被动的响应。要主动地做到控制随时变化的环境和波动性大的供给,知天而作,会是天方夜谭吗? 
佳格给出了信息技术手段的解决办法。通过卫星大数据能知道环境、天气、土壤等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在这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让植物在一个更合适的状态下调节它的生长,促进它的生长,最后得到最好的产量。 
比如,玉米只要多站在地上一天,产量就会增加,但倒伏绝收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需要测算得到一个最好的时机,保证玉米多少天不倒。单单是“合理的晚收”这一项,就能给产量带来5%以上的提升。据佳格测算的结果可知,如果综合处理数据,在增加产量和减少收成中找到平衡点,可以带来30%以上的收益。 
佳格拥有中国、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十多颗卫星遥感资源。“我们用了几乎所有能用的卫星,这些卫星数据大多数是公开的,如何处理数据才是我们的核心技术。”张弓说。 
种类不同的卫星的分辨率不同,环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不同,监测的内容也不同。佳格能够将这些不同的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一套标准的数据体系,实现某一特定田地出现不间断的卫星观测数据。 
除了数据多重融合之外,佳格的创新技术还在于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地块的边界和面积进行自动划分和识别。
“这就是图像的人工智能识别,我们是最早应用这项技术来获取农业信息的。因为中国的土地太碎片化了,才专门设计了这项功能。” 
这项技术实现了农业数据真正的数据化与可视化,佳格可以把气象和作物信息落实到每一块土地上,让农民一目了然地看到土地情况,土壤质量如何、产量多少、哪块作物生长不好都可以看得到。
左图:卫星原始图像;右图:深度学习生成地块边界
 
当然,只是观测和知道数据远远不够,提供实用有效的生产建议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 
这一步就需要模型来完成。通过卫星提供的大数据,将作物的各项指标输入到气象模型、作物模型里,不断地对它的长势进行模型配合,得到合适的产量,再反馈到实际的生产指导上。 
除了大规模种植的主粮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之外,佳格还会服务一些高附加值的水果(如火龙果、芒果等),用无人机代替卫星搜集数据。 
未来,张弓还希望做农业金融数据相关的产品。
“比如土地流转,我通过卫星数据对这个土地做评估,比如适不适合耕种,适合种什么,产量怎么样,投资回报率怎么用,投入哪种化肥合适。现在开放了耕地和宅基地抵押贷款的权限,政策支持,市场还是蛮大的。” 
在张弓看来,耕耘天地间的疯狂宣言背后是信息技术让人与地球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 
“天时、地利、人和。只有在知道天时、地利的情况下才能人和,达到最好的状态。”
 
采访两个小时内,张弓接了四个电话,回了十来条简讯。其中有一个特殊的视频电话,是太平洋另一端的妻女打来的。 
张弓正一本正经地侃侃而谈农业历史,一接到电话,表情马上柔和起来。
“嘿!爸爸在跟人聊天呢。” 
妻子问:那怎么还能接电话? 
“不是前天没跟你们聊天嘛~” 
他跟女儿打招呼:
“你快睡觉好不好?”“跟爸爸晚安——” 
挂了电话,张弓说:“还是有比较大的歉意,对家庭。”
回国半年了,他每天都会跟妻女通电话,上次见面还是春节,没事就看看妻子发来的女儿的视频。“我非常非常愧疚,不能陪她在身边,但我希望能做到以身作则,给她做一个好榜样。” 
此刻,他流露出难得的平和温柔,像每一位父亲一样,期待成为孩子心中的英雄。 
“女儿多大了?” 
“跟公司一样大,一岁半。” 
在这一刻,所有的疯狂似乎都变得温柔起来。
End
 

发展原创科技,建设精品园区!北大孵化器微信公众号隆重上线啦!长按下图中二维码然后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添加本公众号。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