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容详细
北大“双一流”建设的未来之路
打印 分享 来源:  | 日期: 2017年10月24日

编者按

2017年5月4日校庆日,六十余位北大师生在“守正创新 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交流会”上,用视频呈现和现场讲述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北大故事。从这些“讲述”中,可以窥见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未来之路。

 

这是当下的北大:从学术到教育,从校园建设到北大情怀,他们将北大发展全景呈现;

 

这也是未来的北大:他们放眼世界、展望明天,发出了北大人响亮的声音:守正创新,引领未来!

 

北大“双一流”建设的未来之路

 

119周年,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

 

 “学校一日不能大兴,中国永远不能富强!”119年前,当京师大学堂诞生之时,当时的仁人志士如此痛呼。

 

 “北大人都有着很强的使命感。因为要办好北大,首先必须懂得北大、懂得北大的历史、北大的文化,尊重并发扬北大的光荣传统。” 党委书记郝平说。

党委书记 郝平
 

历史赋予了北大这样的使命感: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创始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三大历史事件,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119年来,北大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一同砥砺前行。

 

而当今的时代,亦赋予了北大人新的使命。

 

2013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学生回信,勉励当代青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发表重要讲话,鼓励北京大学埋头苦干、改革创新,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三次提到北大,高度评价了北大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校训。

 

“一百多年来的北大先贤们并没有远去,他们的精神还活在这所校园里。北大的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接力奋斗的历史,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任重道远,我们要承担其这个重任。”郝平说。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6年起,教育部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

“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大局,是我们最大的政治责任,也是北大难得的发展机遇。”校长林建华说。

 

郝平向北大人发出呼吁:下一步,我们要同舟共济、携手并肩、团结奋斗;要脚踏实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要奋发有为,珍惜和把握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学科布局定义大学:

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

“只有做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中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北大才能真正引领未来。”林建华说。

 

多年来,北大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前沿交叉学科为重点,以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的总体建设方针,鼓励前瞻布局,交叉发展,开展最前沿的学术研究。

2016年9月20日,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揭牌成立,这是以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为主,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学术平台。

 

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肖瑞平,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毅勤、陈鹏,工学院教授黄岩谊等学者分别从大仪器、大药物、理论化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开展交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程和平领衔建设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合了北大十多个院系、医院、五十余位教授参与。“北大的优势不在一个系、一个院,而是在整体水平。生命科学现在实际上是生物、物理、化学、信息、工程的一个交汇点。”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说,“北大文、理、医、工等学科的深厚积淀为生命科学的交叉发展提供了沃土。”

 

汤超如今是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上世纪90年代末,他与北大的几位同仁一起,成立北大理论生物学中心;十几年来,中心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国家基金委首个交叉学科创新群体。“这是北大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汤超说。

 

医学部主任詹启敏表示,医学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北大医学发展战略和理念,就是要打破学部和学科之间的壁垒,通过医学整合北大所有和医学相关学科的资源。医学既可以成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多种前沿优势学科交叉融合;医学亦可以成为一个出口,承接多种前沿先进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做最前沿的研究,还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要立足中国,解决中国问题,还应当以中国文化的视角,理解世界,解决世界的难题。”林建华说。

 

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介绍,目前,考古文博学院正发起“源流运动”,用“中国之眼”看待中国文化,用考古之美影响当代人的生活,探索中国人走到今天的物质基因,树立文化自信。

 

北大的人文社科服务于国家战略。目前,国家发展研究院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国际战略研究院则致力于为中国国际战略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从适应和引领全球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历史系教授荣新江介绍,做区域国别研究,有两个重点,分别在中东、中亚,这是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相适应的。

 

“根据中国的经验所提出的理论创新,是中国的财富,也是世界的财富。”北大南南发展研究院院长林毅夫说。

 

有思想的学术 有学术的思想

 

一流大学的根本性意义,在于它对于世界发展方向的引领,在于它能够有效地为人类贡献智力、贡献学术、贡献思想,成就“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

 

“真正有价值的学术,必定有思想引领,有思想价值;真正有创见的思想,肯定以学理为基础,一定有深邃的学术作为支撑。”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邓小南说。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在的二院

“涵育学术,激活思想”,就要让学者有独立思考的充分空间,有潜心研究的充分时间。据介绍,人文社科研究院不取项目制的研究方式,在学者恳谈互动的过程中,形成五大凝聚议题,在更为开放综括的视野下,为知识积累和思想创新提供有力的学术支撑。

 

“办大学和做学问一样,不能有半点的虚骄、浮躁。要排除浊气、弘扬正气,让学校正气充盈、风清气正。”郝平说。

 

好的学术环境,要倡导“对话”,强调“问题意识”,它所要求的,是针对性明确而言之有物;所反映的,是一种执著探索的研究取向。

生科院保护生物学专家在四川雅江进行考察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岷山大熊猫栖息地

 

在北大,不乏那些执著探索科学之路,并为之不悔付出的人们。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肖凌云和伙伴们住在海拔4700米的喇嘛庙里,在三江源索加工作站从事雪豹研究;80年代毕业于生物系的曾周是第一批参与大熊猫保护的学者,却已在32年前永远离开了我们;胡适宜先生1955年起,在北大任教直至退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坚守……

“我们认识生命、研究生命、呵护生命、敬畏生命,而教育正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事业的延续。” 吴虹说。

 

北大人心中,“北大”二字是什么?是责任、担当、坚守,是心系国家、天下为公,是对和谐、富强,梦想建设一个伟大的中国不懈的努力和追求。

 

 “家国在心里,世界在眼里,学问在手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如这样理解北大人。

 

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一个大学的人才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林建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培养一个人,就像培养一棵树。“教育者能够做的,就是给予种子丰富的养分,成长的空间,期待它成熟的季节。”教务部部长傅绥燕说。

 

法学院博士生肖艺能感受很深。肖艺能曾以奥赛金牌的身份保送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他跨学科在法学院修读了双学位,后保研法学院,攻读知识产权法博士学位。但最终,他选择了儿童科学教育作为自己创业的事业。他说,北大使他“发现我的热爱,热爱我的热爱”。

 

在探索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北大人始终常为新、在路上,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进步。

 

学校从几个相互联系的侧面推动一些变革,努力构建一个更开放的可持续改进的基于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体系。2016年9月起,北大正式在全校实行学部内自由转专业,全校自由选课。“我们的传统,既包含了‘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形成了牢固的专业教育基础。”副校长高松说。

 

 “北京大学就是学习内隐知识最好的地方。在校园内,我们可以与不同背景、文化、经历的人一起学习和交流,聆听和体会学者与大师的心得和智慧,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拥有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在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眼里,北大学术、学习、教育的环境,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学习的土壤。

充满活力的教学改革、丰富多彩的成长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无限可能。李雨晗是元培学院大四的学生。从小喜欢动物的她来到北大之后,选修了不少生命科学学院和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课。在《保护生物学》课上,她发现,对动物的关爱也可以是一项事业,自己的专业——政治经济哲学,恰恰可以帮助她从人类社会的视角去解决动物保护中遇到的问题。虽然雨晗收到了哥伦比亚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她决定:“我要去青海的三江源,去亲历第一线的保护工作。”
“北大的教育不是工业,而是农业。它给予阳光、土壤、空气和肥料,鼓励我在这里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支持,给我解惑,给我指引。”肖艺能说。
 
学术成就北大
 

百年校庆以来,北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在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论。

 

去年,中文系教授李零、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工学院院长张东晓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外国语学院教授董强当选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外籍终身通讯院士。过去三届的评选中,北大共有18位教师当选两院院士,在高校中名列第一。

2017年,学校科研经费达31.42亿元,SCI论文数达7388篇;据2016年基础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22个学科中,北大有21个进入全球前1%;仅2017年的前四个月,北大在CNS(Cell、Nature和Science)发表的论文数就高达9篇,SSCI、A&HCI等国际文章发表数量逐年增长,在国内高校中独占鳌头。

 

 “北大的未来,基于历史的积淀,更取决于我们今天的选择。”林建华说。

 

对于未来的发展,林建华分享了三个观点。第一,校园也是教育。校园是有生命的,好的校园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给人以感悟和启迪,未来的校园规划要进一步跳出现有束缚,将老师和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共同建设一个更美的校园。第二,学者就是大学。办大学要靠学者,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学者的精神就是大学的精神,学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素养。要聚集优秀学者,更要为他们营造好环境,使他们发展好,实现学术理想和追求。第三,学术成就未来。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在变,她与时俱进,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从校园西北角环境整治工程、未名湖后湖水系的恢复、崭新的宿舍到三角地悄然出现的草地与花朵、从双创中心到二教树下学习空间的开放,每一个北大人都见证着校园的点滴变化,期待着一个更加优美的品质校园。

 

北大没有变,她始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守传统,重塑公信与尊严;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存在多大的矛盾,都只是前进路上的阵痛,北大总会往前走。她要把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激发出来,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产生影响国家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这就是北大,这就是北大人。

返回列表